欢迎访问北京大学燕园街道办事处!

畅春园热心居民为社区栏杆扶手织毛衣

北大人口所的研究生尹书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男孩子,有一天也会拿起钩针,打起毛线活来。

这事要从畅春园社区的路面改造说起。4月份,畅春园西院铺设了一条红色的人行沥青步道,为了基本实现人车分离以及助行,在步道与车型道路之间加装了不锈钢栏杆扶手。扶手安装完成后,居委会工作人员马上发现了问题——扶手的凸起部分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磕伤老人。虽然对施工单位提出了再次打磨扶手边缘的要求,但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们依然不能安心。

 

被撞瘪的一处扶手

受新西兰给电线杆子织毛衣大赛的启发,居委会找到了社区的手工编织小组组长郭占荣老师,询问她能否参考新西兰的经验,给社区的不锈钢扶手也织件小毛衣?郭老师稍加思索,拍着胸脯应承了下来。为了保证每件衣服“合身”,她拿着皮尺把每个扶手的凸起都仔细量了尺寸,带着手工编织组的李玉、薄菊生、齐桂荣、董翠华、阎淑达、欧久玲、安惠兰等几位老姐妹,利用家中剩下的毛线头,变废为宝,几天就织好了第一批小毛衣。

 

 

这个学期,小尹和他另外三名同学到畅春园居委会实习,小毛衣交工这一天,正是他当班。居委会老师要求他挑战自己,跟随郭老师学会如何用钩针把小毛衣穿在栏杆上。

 

在郭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下,小尹很快就出师了。缝上了小毛衣的不锈钢扶手既醒目又美观,无论对扶手自身还是对行人,都能起到保护作用,路过的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这堂亲自动手参与的思政课让小尹明白了,作为一名专业的社工,很多时候都要抹去自己的性别意识,脏活累活要干,细活巧活也必须要学着干。

 

畅春园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正在尝试摸索,通过鼓励、扶持、引导社区社团组织的发展,以点带面来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达到社区的自我造血、自我服务的目的,从而在更多方面实现居民自治。

(供稿:畅春园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