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大学燕园街道办事处!

【人物专访】燕东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翠娟: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人物介绍]陈翠娟:2017年入职燕园街道燕东园社区居委会,2019年当选为燕东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2020年荣获“北京大学抗击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燕园街道优秀社区工作者”,2022年被评选为“2022年第二季度‘感动海淀’文明人物”。

  

  初次探访

  

  燕东园社区居委会位于燕东园社区的中心位置,这栋二层小楼,忙碌的时候,楼上楼下电话铃响不断。站在几米远的大门外,能听到带着山东口音的女声:“您什么时候从德州回来的?最后一次做核酸是什么时候?……好,明白。”这是燕东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翠娟在核查返京人员。她的嗓门很高,语速较快,说话干脆利落。

  她扎着清爽的马尾,穿着朴素的T恤、牛仔裤和白球鞋,扶了扶五百度的眼镜,关闭了海淀区数盾社区防控综合处理平台,在38个桌面文档里找到1张电子表格,打开来,一边跟旁边的同事询问解除隔离的情况,一边敲打键盘录入。

  没隔几分钟,一位大姐带着儿子来找陈翠娟帮忙填写助学金申请表。陈翠娟拿着笔一项项跟她确认,其中有一栏选项大姐不确定是选低收入家庭还是低保户,陈翠娟跟她解释了好一会儿为什么选低保户,直到大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整个上午,办公室来人了,座机铃声响了,手机电话来了,微信提示了,一件事被另一件事打断是常态。她笑称这些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自己的工作就是处理各项居民事务。

  中午时分,周围同事去吃午饭的时候,她骑着电动车为社区居家观察人员送餐,看见门外送错的快递,拿到楼下放到正确位置,边下楼边调侃:“快递小哥估计是太忙,弄混了。”晚上回家路过宣传栏,看见有老人在看通知,她停下来问道:“您能看清楚吗?活动时间是周三周四,到时候我再提前通知您。”

  ……

  她做事情很认真,喜欢弄得清清楚楚,难免也有吃力不讨好的情况。这时候社区党支部书记焦玉珍会在旁帮忙解释:“小陈这人认真负责,比较耿直,没有坏心眼。”

  

  到燕园当社工

  

  2015年11月,陈翠娟的丈夫从山东调到北京工作。那时候陈翠娟就想:自己在山东从事了十年的银行工作,去了北京能干什么呢?当时的同事建议她考社工,刚好她自己也有兴趣,就买来书籍自学,在2016年考取了中级社工师。

  2017年春天,陈翠娟带着9岁的女儿,抱着《社会法规与政策》这套书来了北京。书籍被她用红、黑、蓝等不同颜色的圆珠笔勾划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标注。在北京报考的第一家街道陈翠娟笔试成绩第一,但面试时因为浓重的山东口音被淘汰了。

  那段时间陈翠娟外出买菜喜欢拉着小区居民聊天,在生活的语言环境里努力纠正自己的发音。不久之后,她对附近的人要比早来京一年半的丈夫还要熟悉。不大的家里,陈翠娟在客厅、卧室都放了几排书籍报纸,习惯坐在座椅上捧着书本朗读,遇到发音问题时就向普通话说得好的家人请教。如此下来,一个月之后参加燕园街道的面试时,她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在百余人里拿了靠前的名次,进入了这片从小向往的地方工作。

  2017年7月3日,来燕园街道燕东园社区的第一天,她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两眼墨黑,对很多情况都不了解,她在当天的工作手册里写到:“一个很陌生的岗位”。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常常跟在原社区书记王同利后面,观察他与居民打交道的方式,记录居民的信息,下功夫背档案资料,空闲的时候主动分担一些杂活,骑着那辆新买的电动车在8.8公顷的燕东园做些跑腿工作,顺便跟社区的“张姐”、“王姨”、“刘爷”……打招呼。

  五年下来,燕东园的每一栋楼、每一处地势、每一棵树的位置她都熟稔于心。看见门口坐着的老太太,能熟练地介绍其家庭情况,她说:“只有与居民熟悉了,他们才信任你,这样开展工作就能顺畅很多。”

  

  守住疫情防线

  

  陈翠娟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带着将问题化解在基层的想法,2020年1月27号,疫情初起时,她前脚刚回到老家,后脚就接到焦玉珍书记的电话,她思考了一会儿就决定返京。长辈们拉着陈翠娟的手,舍不得她走。陈翠娟安抚道:“关键时刻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我们一定要回去。”安抚好老人后,陈翠娟连夜开车从山东回了北京。

  燕东园近千户居民,由于未引入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地很多担子压在了社区居委会6名同志身上。作为居委会副主任,卡口值守、人员管控、核酸检测、数据排查、政策传达、垃圾处理、情绪疏导、生活保障等工作,陈翠娟既要协助主任统筹又要执行具体任务。社区保安员龙山晚上9点巡查居委会门口时,还能看见陈翠娟停在墙角的电动车。焦玉珍书记也劝她早点回家休息,陈翠娟摆摆手:“还有工作没做完呢,不能留到第二天。”为了当天的事情不留到第二天,有时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家中等待的丈夫时常和她一路上保持微信联系以确保安全。

  回到家,疫情形势严峻时,凌晨两三点会收到大数据排查信息。她定好了一小时的闹钟,每隔一小时起来看一次,有数据了就打电话核查,一遍打不通打第二遍。有些人接了电话劈头盖脸一顿骂,有时候还夹杂着脏话。丈夫听到忍不住劝她:“既然不接电话,就给注明无法联系吧。”陈翠娟严词拒绝:“不行,及时搞定一个就是挡住了一份风险,一个疏忽可能会给辖区、给社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021年11月,由于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偶尔加班太晚,1米6的她还将就睡在办公室1米5的沙发上,结果患上了腰椎盘突出。陈翠娟在座位上工作时常常扶着腰,出行时电动车的车撑子需要邻居和同事帮忙打上。同事们让她先去医院看看,她说自己还能忍忍,这一忍就是3个月。

  有一次在家里,陈翠娟正在刷牙,突然腰疼得厉害,什么也做不了,倚着洗手台就哭了。医生建议卧床休息3个月时,丈夫马上说::“她不可能的,她将燕东园当成自己的家,家里有难她不会不管不顾的。”两人认识了二十几年,虽然心疼,但也理解:“你看我们的防疫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果,确实离不开很多像她这样的一线社工不计白天黑夜的付出。”

  

  后记

  

  采访结束后,陈翠娟问我去哪,然后说她正好顺路,将我送到了北大西门。后来我跟燕东园社区居委会的张妤聊天时提起此事,张妤露出了一丝困惑:“她每天回家从中关村北大街走,和北大西门是相反方向吧。”

  对很多人而言,多付出一点少付出一点或许没有什么区别;对陈翠娟而言,她能多想到一点就会去多做一点,虽然有时候会被人忽略,但她并不看重。

  她的脑海中时而会浮现出11岁那年的画面:秋天,父亲在地里收好了玉米,捆了满地的玉米杆后有事离开了。陈翠娟需要将一捆捆的玉米杆从地尾扛到地头的大路上。八百米的距离,因为年龄小一次搬不了多少,小女孩反反复复地来回,到了天黑都没停下。陈翠娟一直记得那天擦干汗水后自己开心满足的笑脸。

  

  注:部分采访对象使用化名

  (供稿:党群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