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街道保安中队: 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守护使命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06
燕园街道保安中队担负着街道七个园区的门岗执勤、治安巡逻、交通疏导、视频监控、突发应急、协警处突及社区微型消防站等安保任务,全力维护各园区治安稳定。
2021年以来门岗检查车辆52000余辆、检查证件73800余人、发现排除安全隐患159起、参与环境治理2100余次、微型消防站应急处置72起……多次受到上级和群众的肯定和表扬,保安中队驻勤以来收到居民感谢信165封、锦旗67面。
保安中队曾荣获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文安分公司集体嘉奖7次、集体三等功6次。2010年“健康生活 和谐家园”文化节中被街道评为先进集体;2016年、2017年均被评为海淀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防汛救灾工作中被街道评为“防汛救灾”优秀集体;2022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后勤系统等服务保障单位“最美团队奖”;2023年11月获评第三季度“感动海淀”文明集体。
每一份获得的荣誉,都是背后无数次辛苦付出的结晶;每一次热烈的掌声,都是坚持不懈、用心服务的回报。保安中队的队员们迎晨曦、沐星光,战高温、斗酷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小单元”,汇聚“大平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保安中队,了解他们的故事。
♦疫情防控 展现团队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保安中队严格执行防控政策要求,守好社区卡口第一防线,累计防控岗位测温查证17万余人次,登记6200余人次。
楼栋管控期间,中队组织应急助民小分队,配合各社区居委会为隔离人员送饭1120人次,张贴疫情防控宣传品1300余份,主动为民送快递700余件,协助完成学生及教职员工疫苗接种14万人次。
社区中一些年迈的老师因行动不便,让疫苗接种成了老大难问题。为此,保安中队组建了疫苗接种助民小分队,专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不仅帮忙搀扶,还配备了轮椅等辅助设备,无论是家中接送、现场协助,还是接种后的短暂陪伴与观察,小分队都无条件提供帮助,使符合接种疫苗要求的老年人有条件到现场进行疫苗接种。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退休教授邵老师曾致电北京大学,表扬中队保安员们:“根据中央精神和学校指示,恪尽职守,关心园区居民,在大风天气,他们身着单薄服装戴着口罩,认真及时检查进入车辆情况,为民服务,使人敬佩感动。”“在疫情问题上应该树立正面模范,让北大精神传承,让北大人受到鼓舞。”一声肯定,一份信任,一种责任,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是最好的收获。
♦应急处突 排除安全隐患 保一方平安♦
培养一支纪律严明、作风顽强、能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队伍,就要重视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执行力。中队经常组织社区微型消防站和颐和园消防队进行联合演练,以练促战,以战代训。演练结束后,颐和园消防队进行总结和点评,多次对保安中队微型消防站的队员规范操作给予表扬,对应急火灾防控能力给予肯定。
2023年3月25日下午,畅春园某居民在家做饭,因到门外接电话时间较长,未将火源关闭,后因油锅高温起火引燃了油烟机,邻居发现其厨房窗户冒烟后报保安中队值班人员。微型消防站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四名保安员持灭火器及时到达现场扑灭了初期火情,避免了火势扩大。事后,该住户王老师和居委会的同志向保安中队赠送“心系业主 救火英雄”的锦旗,感谢保安员危险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及时扑灭火灾,保护了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民服务 守好每一块“责任田”♦
多年来,保安中队热情服务居民,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针对社区内的高龄老人,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定期组织开展“爱民助民”帮扶工作,为社区老龄住户解决实际问题1680余件。
2022年7月21日,中关园社区47楼居民杨老师向社区保安班打电话求助。杨老师父母八十多岁且常年卧病在床,因为疫情原因无法住院,需要每天两次去医院就医,杨老师希望保安员能够帮助抬送上下楼。中队立刻安排保安员定期去帮扶,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保障老人准时就医。
今年3月初,承泽园社区保安员紧急救助了一位摔倒在超市发附近的老人,由于发现及时,老人身体未造成严重伤害。3月25日,老人家属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并表示这样的安保人员是居民安心生活的有力保障。
承泽园社区居委会主任说道:“社区保安班一直是居委会的得力帮手,对社区居民关怀备至,对门岗工作严谨认真,为我们工作带来了极大助力。”
保安中队作为燕园街道一支重要安全保障力量,队员们遍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们的日常工作看似平凡,却与居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用脚步丈量平安的距离,用行动守护居民的安全。未来的日子里,保安中队也将一如既往地强基础、练本领、促发展,竭尽全力为燕园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供稿:燕园街道保安中队、党群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