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街道党工委赴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0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党员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理想理念,11月7日,燕园街道党工委组织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静优雅的中式小院,院子中央是鲁迅的汉白玉半身雕像,他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神情平静且深邃。在雕像旁,街道党工委书记姜晓刚带领新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用铮铮誓言诠释入党初心。
接下来,大家来到鲁迅生平陈列展参观。踏入大门,革命历史叙事感扑面而来。各类珍贵文物展品和历史图片,通过雕塑、绘画、场景复原的辅助,以及场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生动还原了鲁迅人生各阶段的主要经历和思想变化。从百草园的童年记忆,到三味书屋的启蒙时光,从绍兴的水乡风情,到南京的求学历程,再到日本弃医从文的毅然决定……大家全面且直观地了解鲁迅艰难跋涉、奋然前行的一生,领略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民族情结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情操。
紧接着,一行人步行至鲁迅故居,实地探访鲁迅以笔为矛的生活岁月。故居院内的格局布置,室内的陈设展示,都保留了鲁迅当年居住时的模样。庭院中鲁迅亲手栽种的两颗白丁香树,如同他的思想和精神,历经近百年依然枝繁叶茂。在那间不足九平米的工作室里,他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房间里简朴的三屉桌、高脚煤油灯、毛笔、砚台、文具……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望见他在孤独、寂寞和彷徨中顽强战斗和不断探索,对民族未来不懈追求的身影。
循着鲁迅的手稿、通信、遗留文物、照片和故居,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感受到鲁迅一生为国家、为民族的无私奉献。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不仅让党员和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更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先辈为榜样,发扬斗争精神,强化能力本领,立足本职岗位,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带着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行动投入学习和工作中,为推动街道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党群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