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大学燕园街道办事处!

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进畅春园社区宣讲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燕园街道持续推进与北大团委的合作,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人才优势、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面向基层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11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团委博士生讲师团成员、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2021级博士生苏晏宁来到畅春园社区,将自身所学和政策理论相结合,以“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为主题,与居民面对面开展宣讲。

       苏晏宁以今年六月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为切入点,结合大豆战争、粮食战役的实际案例,阐述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强调要握紧“中国种”,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解决“卡脖子”问题。随后,她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的科学原理和培育过程,提到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发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浪费粮食多达16亿吨,其中有13亿吨可食用,苏晏宁倡导大家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如光盘行动、按需取食、剩余打包等。她总结道,中国经历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 、再到“吃得好”的非凡历程,通过自身成功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实现粮食安全的“中国方案” ,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她希望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让节粮减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宣讲中,不时有居民拍照、做笔记,宣讲结束后,与会居民围绕“杂交水稻的繁殖”“转基因品种的安全”“种子自给的比例”等问题进行热烈探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农业传统,农耕文化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中,粮食问题是大家所感兴趣的问题。本次宣讲将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并搭配图解和标注,使原本晦涩的专业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北大博士生讲师团从青年视角传递党的主张和关怀,促进了社区党员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深化了思想认识。接下来,燕园街道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阵地作用,有序开展系列主题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供稿:党群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