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惠民有温度 服务群众有态度——燕园街道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绘就幸福图景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26
走在社区,不少居民都能说出身边一年来的感受,中关园社区新建的儿童活动设施美观又好玩,畅春园社区楼门文化建设让老旧墙壁焕发新的生机,蔚秀园社区机动车停车位重新布局划线缓解停车难题,承泽园和校内社区地面绿化提升了公共景观品质,家门口的群众活动绽放社区新的活力,志愿者们热情参与公益活动打造美好家园……翻开2024年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列表,一张张蓝图变成现实画卷,一项项惠民举措蓬勃开展,一件件身边小事尽显“民生情怀”,这些群众身边点点滴滴的事项,正是燕园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心系群众、为民办实事的生动体现。
党的基层组织扎根群众之中,承担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为进一步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2024年,燕园街道以服务惠泽居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北京市、海淀区的相关规定,开展系列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推行“大家商量着办”的议事协商机制,聚焦阵地建设、群众活动、便民服务、应急保障、志愿公益、关爱帮扶、服务支撑等领域,推进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为民生福祉“加码”、为幸福生活“提速”、为和谐社区“添温”。
♦阵地建在身边活动送到家门♦
⇒阵地换新颜,活动暖人心:共建美好家园
在每个园子里,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逐步成为党员群众的精神栖息地。这些位于家门口的活动阵地,既是理论知识的讲坛、协商议事的平台,也是文化文艺的展台和休闲娱乐的舞台。为了更好地满足党员群众对活动阵地的需求,社区党支部把更新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列入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
“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我们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配套建设,新增了图书、桌椅、空调等,营造了温馨宜人的环境,为各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条件。”承泽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说道。“设施很全,在这里参加活动让人心情愉悦、无比舒畅。”常来参加活动的张老师高兴地讲道。
承泽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增“颜值”提“气质”
不仅承泽园,畅春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完成了地面和墙面的升级改造,并对图书角进行了维护;蔚秀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更换了投影设备;燕北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增添了新的空调和图书……这些活动阵地的完善,让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也进一步提高。无论春夏秋冬,常常能在园区看见居民们积极投身于群众活动的身影。
蛇年春节前夕,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上演了充满浓浓年味的春节民俗活动:中关园的联欢、承泽园的春联、燕东园的手写福字……这些活动让寒冷的冬日也变得欢快起来。各社区传统文化活动贯穿全年,从元旦春节的祝福到清明踏青、端午粽子、七夕诗会、中秋月饼、重阳长寿面、冬至饺子、元宵灯谜等,传递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
中关园社区迎新春联欢会
蔚秀园社区元宵猜灯谜
燕北园社区冬至包饺子
2024年,街道开展群众活动两百余场,覆盖文化、体育、民生、健康、法律等多个领域,兼顾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惠及万余居民。热闹的才艺展示、精彩不断的体育运动、多元化的学习培训、深入浅出的科普宣讲轮番上演……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乐享社区的快乐时光。
中关园社区开展“指尖流沙 温情相伴”心理减压流沙画制作
燕北园社区举办“传承非遗 七彩六一”儿童节扎染
畅春园社区举办秋季趣味运动会
蔚秀园社区组织百余名居民开展春日健步走活动
燕东园社区开展体育健康知识讲座
♦优化生活品质宜居生活“加码”♦
⇒应急有保障,服务有支撑:共治平安家园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健康生活和安全出行。紧扣党建服务民生的宗旨,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工作为桥梁纽带,各社区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设施的翻新和修缮工作。
中关园小广场的儿童设施受到孩子们喜欢
中关园社区“上新”的儿童活动设施、路椅、健身器材,赢得了居民的连声夸赞。中关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道:“部分居民反映,有些器材日常使用频率较高、安装时间久远,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损坏,同时反映社区儿童设施也比较缺乏。我们通过这样的小改造带动社区活动空间的提升,打造儿童友好的社区空间,提升居民幸福感。”每天下午都会带放学回家的孩子来小广场活动的吴老师赞不绝口:“增加的新活动设施,孩子们太喜欢了,一起玩得很开心,家长们也省心不少。”
在各个社区绿地、小广场、楼道等场所,一处处崭新的宣传栏、景观小品和楼门文化悄然亮相,让人眼前一亮。“老旧墙壁粉刷一新,原来墙上杂乱的线缆、废弃的箱盒也得到了整理,简洁的设计搭配明亮的色彩,让人看了舒服不少。”畅春园社区居民对精心打造的楼门文化给予了良好评价。承泽园社区和校内社区还完成了部分地面绿化,进一步美化了居住环境,提升了道路品质,绘制了一幅“绿草如茵”的风景线。
围绕老旧小区的环境治理,街道和社区始终致力于不断提升宜居性,一砖一瓦筑根基,一举一动牵民心。为持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应急保障建设,各社区党支部经征集意见、制定计划、党员审议、研究审批、结果公示等环节,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条件下,实地调研、多方协调、勘察选址、推动实施,于2024年先后完成了22个改造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秉持“围着基层转”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共建美好家园”的目标,努力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通过践行“大家商量着办”的议事协商机制,深入群众之中,倾听各方意见和诉求,耐心细致化解矛盾,引导居民达成共识,凝聚各方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在居民的理解和包容下,改造得以顺利推进并圆满完成。
▲蔚秀园机动车停车位重新布局划线,26楼东侧停车位布局改造,缓解了停车难题。
▲燕东园33、34楼前车棚改造工程,对自行车和机动车停车进行重新规划分区,做到流线不交叉,同时增设部分充电桩,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
▲燕北园部分单元门门禁更换,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了安全系数。
▲畅春园57-59号楼顶层阳台坡顶拆除起鼓的防水卷材、斑驳的装饰瓷砖、重新抹灰做防水,清除了高空坠物隐患。
▲畅春园西院健身器材区原高低不平的方砖地面,改造为平整防滑的塑胶地面,让居民出行更加安心。
♦打造特色品牌让老龄变乐龄♦
⇒便民服务心贴心,志愿公益情系情,关爱帮扶手牵手:共享温暖家园
辖区七个社区均属于老旧小区,生活着很多离退休教职工,社区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在党建引领下,依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2024年多措并举开展了便民服务、志愿公益、关爱帮扶等活动,打造系列品牌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居民群众的高度肯定。
街道结合不同社区特点,支持培育孵化各类服务组织,助力打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品牌,这些以退休居民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协助基层党支部不断延伸着服务触角,为园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温暖,激发了老年群体的精神活力,架起了党群连心桥。
校内社区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启动仪式
校内社区“一帮一”志愿服务项目,帮助31位独居老人找到了贴心的“好邻居”。畅春园老年互助社积极探索老年人的未来生活规划,“在经社区党支部讨论协商和街道党工委审议后,我们还邀请了心理健康咨询专业人士开展正念、音乐疗愈、舞动减压等多场心理健康小组活动。”畅春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畅春园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小组活动
各社区党支部定期组织的城市清洁日志愿活动不仅助力社区美化了环境,还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居住在校内社区、今年60岁的马老师面带满意的笑容说:“做志愿者可是一举多得,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愉悦身心,我的生活过得十分充实快乐。”
蔚秀园社区月度城市清洁日活动
辖区内鳏寡孤独和高龄老人需要更多的生活关注和精神关怀。各社区党支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用温暖传递爱心,带给老人们精神慰藉。“太感谢你们了,心里惦记着我们,抽时间来看望。”燕东园社区92岁的郭老师在社区党支部春节走访慰问时说道。
为解决居民生活中的不便,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温馨、便捷且高效的服务,2024年累计开展了六十余场便民活动,涵盖了理发修脚、磨刀修车、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服务。七十多岁的燕北园社区居民李老师参加完活动后说道:“我腿脚不便,去较远的理发店实在是不方便,社区主动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太实用了!”
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和便民服务
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燕园街道一直在路上。从小切口入手、在细微处用力,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将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社区,用舒心共享的空间、贴心优质的服务、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社区为民服务软实力。2024年有序完成了348个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2025年的356个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民生保障的进步没有终点,幸福的旅程永远向前。接下来,燕园街道将继续秉承为民服务的理念,强化社区党支部服务功能,持续提升社区党支部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估,以居民自治为抓手,以“微实事”为支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放心人,共同绘制美好的“民生蓝图”。
(供稿:党群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