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平凡点滴事 服务群众“零距离”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15
构建和谐社区体现在服务的方方面面,对处在基层的保安员来说,它渗透在每一件平凡琐碎的事情里,付诸在每一次看似简单的救助中,每一次,背后都承载着群众的殷切期盼。面对居民多次的感谢和居委会的肯定称赞,承泽园社区保安班班长聂夜华回应说:“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您别急”——援助患病老人 传递暖心关怀♦
“明天我父亲出院,前两天做了心脏起搏器手术,不能走路,可否安排保安同志帮忙?”8月8日傍晚,承泽园社区90岁高龄的王老师得到了可以出院的消息,女儿向居委会发来求助信息。居委会主任把消息转到保安室,聂夜华马上联系家属:“您别急,明天上午几点到社区?需要我们几个人过去?”对接好出院时间,安排好人手,聂夜华于次日一早准时到达,将王老师安全地送回了家中。王老师女儿发来一段感谢微信,十分感动他的鼎力相助。此前,因为炒菜烟油的问题烟感报警器响过多次,每次他都会迅速上门排查。王老师的子女们认为父亲能在承泽园养老十分幸福,家人都非常安心。
而这样的紧急救助,在社区早已不是第一次。隔了几天,8月13日上午,上早班的聂夜华正在值班,接到了张老师家打来的电话。94岁的张老师不久前刚出院,当天又因为发烧引起了头疼,曾多次协助送医的聂夜华立刻反应过来:“您别急,我这就带人过来。”抵达时,老人卧躺在床上,仔细交流中判断仍然意识清楚,救护车到了后,得到医生“没有大碍”的初步诊断,才长舒一口气。几个小伙子蹲成马步,用胳膊搭成“临时座椅”,慢慢将老人托起来,小心翼翼送上救护车。在此期间,老人的孩子多次表示感谢,“谢谢你们一直帮忙,辛苦了。”“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带着几位保安员回应道。
♦“马上到”——化解噪音纠纷 守护社区和谐♦
8月10日的周末清晨,有居民反馈从八点起,旁边就传来刺耳的装修噪音,无法睡眠。“我马上去看看。”聂夜华迅速到了正在施工的居民家,看见工人正在装修,旁边堆着砖头和泥土等物料。“按照规定,周末是不允许进行产生噪音的施工作业的。”他耐心劝说制止,说明违规装修给其他住户带来的困扰,“周末大家都想好好休息,已经干扰到其他居民生活了,咱们得按规矩来。”一番沟通下来,施工人员当即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并承诺会严格遵守施工时间,降低对住户的干扰。
当天下午三点,下了早班,刚回到宿舍休息时接到了新反映的噪音投诉,他穿着便衣匆匆赶回社区,敲开涉事住户的房门,户主一脸歉意:“我们好久没住,趁夏天想回来装一个空调,凿墙声确实大了点。”“我理解您着急的心情,但也要考虑施工规定和其他人的影响。” 聂夜华说道,先转达了邻居的意见,得到承诺后又到楼下和住户家解释。“原来是这样啊,”邻居释然道,“说清楚就行,主要怕影响老人孩子休息。”
♦“您放心”——排忧解难化纠纷 细心守护见担当♦
七月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7月30日下了一场大雨后,住户跟居委会反映,楼上褚老师家阳台漏水,渗透到了楼下,敲门无人应答。居委会联系上褚老师得知,暑期带着老人孩子在外地避暑,褚老师次日匆匆赶回处理此事,却又因急事需要离开,便拜托道:“麻烦你们帮着盯下维修。”在居委会的协商下,聂夜华带着执法记录仪,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房产部维修师傅一起进了屋。他蹲在阳台仔细查看漏水点,用手机拍下照片留存,全程守在现场直到维修结束,并将整个过程的记录视频发给了户主。几天后,当雨声再次响起,他又特意到居民家上门回访:“您好,再看看还有没有漏水?” 得到“挺好了,没事了” 的答复,才笑着说:“那就好,有事还可以联系我们。”
办小事、解小忧,调纠纷,化矛盾, 一件件一桩桩,看似普通,却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虽只是聂夜华的工作日常,但实际也是其他社区保安人员的工作缩影。排查安全隐患、处置突发状况、日常巡逻值守、协助社区服务……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民情民意,维护着辖区的和谐安宁。
(供稿:党群工作办公室)